Reverb類型
Reverb就是聲音在不同樣的空間下,所製造出不一樣的反射迴響,而讓聽者可以感覺到聲音發生的空間環境,一般自然形成的Reverb如聲音較明亮的Chamber,空間感較大的Hall、Church及Stadium,以及小空間的Room,而人造的效果則是如Plate及Spring。
Plate及Spring
最初的Plate效果為Universal Audio的創辦人Bill Puntnam所研發的,在公司的一間浴室將錄製好的音樂利用喇叭重新播放,利用麥克風在房間裡頭收音其迴響。而EMT140 Plate Effector則是另一種人造的Plate效果器,利用其箱型的設計造成迴響而收音。Spring效果通常在吉他音箱上比較常見,會形成像是彈簧感覺的Reverb。
*Plate Effect Room in Universal Audio Studio
http://www.audioease.com/IR/putnamrooms/blowup.jpg
*EMT 140
http://www.dancetech.com/aa_dt_new/hardware/images/emt140_plate.jpg
Algorithmic Reverb vs Convolution Reverb
Algorithmic Reverb類型的效果,就像是一般實體的Reverb效果器,利用電子或物理原理製造出Reverb的效果,如Lexicon 480L或EMT 240、250等的效果器;而Convolution Reverb類型則是取自於實現中,所有的空間種種的樣本,利用每一種空間的樣本重新製作出當下環境的效果,因此只會出現在電腦的軟體裡頭,常利用在Post-Production。
使用Reverb常見的參數
Reverb Time (Delay Time):當迴響訊號的強度降到-60 dB所需要的時間。
Pre-Delay:原訊號後,離第一次聽到迴響訊號的時間。
Size:選擇預設的空間尺寸。
Diffusion:設定迴響的密度,如使用在鼓組上頭,會調高一點,而使用在歌聲上頭則會設定低一點。
LPF / HPF:由於Reverb通常會重新再製造出低頻,所以會使得Reverb使用起來,會造成歌曲模糊不清,所以適當的使用Filter來調整效果。
Expander
Upward Expander (Compressor)
將聲音強度向上增強的Expander,通常只會在某些Compressor裡頭看的到,設定當聲音強度 (Threshold) 達到某個點的時侯,效果器會將其聲音的訊號強度再往上提高,以增加歌曲的Dynamic Range,或是解決某些樂器糟到過份的壓縮,如Waves的Rcompressor,將Ratio調整小於1的值,可以形成擴大的效果。
另一種比較常見到的則是在Multiband Compressor Plug-in裡頭,某種呈度像是在當作EQ來使用,可以根據不同段的頻率範圍,設定其Range或Ratio的參數,以Boost該範圍的頻率,雖然Multiband Compressor多使用於Mastering裡頭,但也漸漸有混音師開始使用。
*Waves Rcompressor
*Multiband Compressor Plug-in
Downward Expander (Gate)
而Downward Expander則通常會在Gate上頭看到,卻與Gate的原理不大相同,是聲音從頭到尾都會存在,只是當每次聲音降低到設定的Threshold值時,Expander會開始作用降低訊號的Gain值,而達到擴大聲音訊號的Dynamic Range,並且有降低噪音的效果。與Gate不一樣的地方是,Gate會完全的砍掉所指定Threshold以下的所有聲音訊號。
Downward Expander可以讓Loop的聲音聽起來更加的緊實,因此可以利用來做為主副歌的橋段分別,或是製造點音樂的高低起伏效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